2010年10月3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上海世博会将圆满谢幕。历时184天,“成功、精彩、难忘”上海世博会,已深深镌刻在无数参观者的心上。世博,是上海经济社会转型的机遇之门;世博,也将开启上海“包容性增长”的新篇章。那么世博之后,上海经济社会的转型成为内在需要,它对拉动钢需求将注入多大动力,对钢材市场将带来什么,后世博的钢材市场运行趋势如何,这是钢贸商关注的热点。 对此,一些钢贸认为世博会之后,上海的大规格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了,中心城区不会大拆大建,那么对钢材需求是会受到影响,这是钢材经营者所关心的。其实,后世博时期,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对钢材需求的强度不会减弱,而且还会加强。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任黄融在接受笔者专访时说:在后世博时期,上海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将聚焦六大重点领域:一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二是加大对郊区大型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三是继续加大公交优先战略实施;四是加快城中心旧区改造,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五是加快提升上海饮用水质量,“十二五”期间青草沙水源工程将让一半市民喝上好水;六是加大垃圾减量化水平,提高环境质量。
后世博的上海中心城与郊区在基础设施投入依然很大,钢材需求依然旺盛。后世博上海城市建设将注重民生,打造宜居城市。保障性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将是钢材需求的一大亮点。上海土地规划部门明确今后两年将加大住宅用地特别是保障性住宅用地土地供应和大型居住社区土地储备工作力度。已通过规划选址确定了23个大型居住社区基地,合计建设用地约105平方公里,可开发住宅用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近阶段先对其中位于浦东新区、嘉定、青浦、松江、闵行、宝山、奉贤7个地区条件较为成熟的13个基地,建设用地55平方公里,可开发住宅用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实施土地储备,达到“净地”供地标准。这项工作自今年4月份正式启动以来进展顺利。目前已有8个基地开始实施动拆迁工作,其中3个基地动拆迁工作已完成大半。通过大型居住社区内经济适用房、动迁安置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等不同类型的住宅用地供应和住宅建设,未来几年将大大增加上海住宅供应总量,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受益面,满足各层次的住房需求。这就是秉承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宗旨,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上海后世博期间六大重点领域之一,它将拉动螺纹钢、线材、圆钢等建筑钢材的需求,是促进上海地区建筑钢材平稳运行的内在动力。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